交通出行在中国一直是困扰很多出行者的问题,如今,无论是大中型一线二线城市,还是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四五线小城小镇,都存在出行拥堵,道路规划不畅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中国社会人们的共同心声。

2021年12月2日,由百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先生撰写的新著《智能交通》,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可见其对中国未来交通变革的信心和决心。

《智能交通》全书共33万字,分为12章节,涉及智能交通的方方面面的话题,包括智能交通运营商、智能信控、智慧停车、车路协同、智慧高速、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地图、MaaS 出行即服务、智能交通与碳中和、人机混合时代等等。该书不仅阐释了技术与交通行业融合应用,还分析了30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为交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现实参考和方向指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为该书作序。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也高度评价该书,他表示深度学习的智能机器人正在重构未来的汽车、交通和城市,《智能交通》以崭新观点和战略思维给智能交通的科学家、产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都带来新的启示和灵感。

根据李彦宏的观点阐述,未来智能交通将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变:

第一个方面:将道路安全事故降低90%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3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这就意味着平均每24秒就有1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所以我们往往说在陆地上开汽车其实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不安全的。因为汽车是由人控制的,人和人是有差异化的,正是这种差异化导致了不同的判断力、技术和反应力等等,导致了各式各样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除了客观问题之外,还有很多醉驾、毒驾等主观犯罪行为更是加大了汽车交通事故的频发。

如今,百度在各个汽车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投入的技术团队和试测车辆,正是想通过未来汽车自动驾驶的成熟和智能交通,完全避免类似交通问题的发生。其实简单说,就是用技术替代人,降低因为人的问题带来的差异性。自动驾驶的成熟将最终可以让城市街道上的汽车数量下降60%,同时减少90%的道路交通事故。

第二个方面:通过智能交通有效解决拥堵问题,节省人们大量的时间

在李彦宏看来,要解决拥堵问题,就需要自动驾驶,进而是智能交通。交通警察的疏导协同其实只能看到眼前的问题,无法判断整条道路甚至多条道路的情况,无法从大数据搜索中找出最佳方案;同时,人力驾驶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车,无法和信号灯等数据联网。所以有时我们会抱怨旁边的那条道明明空着,但是因为是设定的车道无法使用,造成仅有的道路拥堵不堪。所以只有做到车路协同,自适应的智能信控,才可以实现交通效率的提升。

从百度的技术角度出发,其信控技术,是通过“让灯数车”、“让车读秒”的车路协同的方式提升交通效率。灯会根据实时的车辆数,来调整红绿灯时长。另外,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发现,通过自动驾驶可以实现多车同时起步同时停止,等于几十辆车好像一辆车一样整齐运动,这也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创造了条件。人是无法做到同时起步的,只能是一辆跟一辆,这样每辆车都会耽误几秒时间,累计起来就是数十分钟。

第三个方面:智能交通还将助力减碳

碳达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所有国家的责任。中国已经向全球郑重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根据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6.7%,其中道路运输占84.1%,是减排的重要发力点。智能交通是减碳的法宝。

很显然,新能源车以及前面讲到的道路拥堵问题破局都是减碳的方式,还有一个就是共享汽车的发展,通过车辆的高效使用,使得共享汽车发挥承载更多的个体需求,同时减少私家车辆的低效购买。

当然,未来道路问题和交通事故问题的解决,除了智能交通之外,还需要通过大数据对城市和人口布局加以合理规划,使得人们不一定都要在城市中心区域生活,大量的卫星城建设,将分流人们的居住区域,医院、学校和企业的分散,也将使得人们可以就近工作、就学和看病就诊,而都市中心的位置留给最有必要的机关组织使用。今天的日本,由于公共交通的便利和发达,其实很少有人会住在东京都市中心的位置,很多人都在城市圈外的区域生活。如果这些方式都能积极融合起来,相信未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以及道路情况都将得到大力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