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达到2200万,该数据直接凸显了我国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中的短板问题。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制造业水平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份额就越高。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其制造业不仅发达,而且多年来一直人才供给不断,主要原因就是其教育体制中,不仅有大学,还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等各种辅助型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校是日本社会的一大主力教育集团,这部分学校每年为日本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而且这部分学生的就业率十年来持续高于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

中国在技术人才缺口巨大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条:

印象:工资不高,工作条件不好,脏乱差累;而与之对应的是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进高档写字楼吹着空调工作,薪资不一定就比技术工人一定高,但是工作环境一定会好些;

社会:社会对于技术工人与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接受度不同,比如要落户大城市、攒积分买房买车等等问题都会因为你的学历甚至身份而有差别;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人在求学阶段就无视了技术专业类学校的学习机会;

教育观:中国人的教育观中对于技术工作者的学成过程并不认可,因为大多这样的人才的毕业院校都是职高、中专和中技;哪怕再差拿个本科文凭还是很多国人的梦想的,毕竟这和将来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影响:整个社会挣快钱的浮躁表现,对于年轻人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很多负面影响,包括一些正面的企业家,事业成功之后围绕的都是香车美女,各种上流社会和高端会议的频频出镜,企业家都是西服革履在媒体上大谈创业发家史等等。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眼前的苦读都是希望成为将来的那个“他”;

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结构问题,从教育层级上首先就把技术工人划到中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即使是有高等技术大学,但是你想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考进高等技术大学是完全两回事,凡是大学都是要通过普通高中努力进考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不是不能参加高考,但是你的胜出率会少很多,因为的学习资源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就少了很多。

反观亚洲技术强国日本,为什么在技术人才上一直人才输出不断,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理由:

印象:精益技术管理源于美国,但是发展于日本,日本企业通过精益管理和卓越运营将脏乱差的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其中工作,你不会觉得环境那么恶劣;而薪资与社会福利及地位,与本科毕业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举个例子,一个普通餐厅的厨师长月薪2万多元,其它辅助厨师在1万多元不等,这种收入和写字楼的你有多大差异呢?

社会:社会对于白领和蓝领没有刻意的区分,甚至歧视。加入听说你在一家比较有名的企业里做蓝领,人们还会投来敬佩的目光,而且技术工作者往往越老价值越高,中国很多企业现在也会聘用退休的日本企业技术工作者,但是因为中国对学历的限制,所以很多高龄的日本技术顾问无法获得中国的长期工作签证,因为他们大多学历不高,不符合中国人才输入的要求,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中国在人才观念上的落后;

教育观:日本社会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不会在“将来一定要考名牌大学,否则没出息”方面从小灌输给孩子。如果你确实优秀,那你自然会发光,东大、早稻田任你考;如果你有自己的志趣,喜欢某一个职业领域,家长也不会过多的干涉你,孩子是有自己的选择权力的。同时,社会上更多的出口也给了孩子们这些机会;

影响:这个太简单了,看一看日本丰田汽车的总裁丰田章男的演讲会,你看他穿的是名牌西服还是工装?日本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制造业出身,而他们在公开场合出现时,很多时候还都穿着自己企业的工作服,这是因为他们在企业中随时都会亲临一线了解工作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喝着茶高谈阔论,对于日本企业家来说,务实是最重要。这种表率和影响,对于年轻人来说,会有一种“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的冲动。诚然,成为富人确实令人羡慕,但是年轻人看到更多的是那些“富人”在做事,而不是在“夸夸其谈”;

教育体制:日本教育体制不止有大学这一条路给学生选择,还有很多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而这些都属于高等教育,而不像中国属于中等教育。进入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的孩子是抱着自己的志趣而来的,他们想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学习的科目和年限。当然,如果他们觉得想进一步深造,进入大学甚至是硕士课程同样是可以的,这就为每一个学生都开放了发展的空间。而不想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和做不做白领没太大关系。

工作观:诚然,拿着东京大学的毕业文凭最终进入世界一流的丰田汽车公司工作,对于一个日本人来说意味着此生不愁了,但是这里可没人说你一定就可以吹着空调当起白领,然后轻松挣钱了。作为这样的身份进入公司,你也可能需要穿上工作服到工厂一线参加工作和实习,在日本,工作的前提是你必须充分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假如你连一线都没去过,连车是怎么造出来的都没见过,没人相信你能把车卖出去。所以,最终你即使是东大毕业在一线挥汗如雨的参加各种工作的可能性也不能被绝对避免。即使你是做销售的,整日里在外面奔波忙碌也是家常便饭。也正因此,日本的工作观没中国这么复杂。

然而,即便如此,日本也同样面临着和中国一样的技术人才缺口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速度改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根据2018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部、产业技术环境局和大学协作推进室的联合调查,针对当前日本高等教育中60多个学科领域的分析(见下图),发现在机械工学、AI人工智能、汽车、航空、船舶、硬件技术、通信、网络安全、产品设计、数据检索等学科领域是需大于供的,因此日本的高等教育学校必须做出调整,否则未来5年内日本将面临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问题。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学科领域偏差值超过了27%,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到了企业还是拿不起工作,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日本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大学开始关注更加务实的教育体系,和企业在学生快毕业的后两年一起培养人才,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比如日本电产集团创始人永守重信先生投资的京都先端科学大学的工学部,就是用英文授课,而所有的课程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在永守社长看来,企业需要的并不一定都是一流的人才,有时候更具奇思妙想的想法是三流人才想出来的。因此,在永守社长看来,通过务实的教育,让学生可以用英文在全球发展是未来技术人才的核心意义和价值。这种教育观非常值得中国教育界和企业界深思。